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在每天不斷運動、磨損下,退化在所難免,特別是在人體中負重和運動最多的膝關節。近期有相關報導指出,現在全台灣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逾百萬人,每年約有上萬人需要換人工關節。從下圖的網路聲量排名也可以看到,「關節退化」高居老年人十大疾病的第二名!
只要活得更久,遲早總會遇到!(圖片來源:https://goo.gl/iHtvL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愈來愈多報導指出,「關節磨損年輕化,不再限於運動員或老人」、「關節疼痛年輕化,醫師籲及早重視!」原本被視為老年病痛的關節炎,再也不是上了年紀的銀髮族專利,久站的服務業、久坐的上班族、由於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加上平時缺乏運動,都是罹患關節炎的高風險族群。比如下方這一則新聞就提到了一名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二十多歲粉領族,一下子運動過度,造成膝蓋軟骨嚴重磨損的永久傷害。
平日不愛運動 關節骨密易退化
粉領路跑18公里 操爆膝蓋
平時沒在動,突然劇烈運動,當心爆膝蓋!一名年約二十多歲的上班族女性,平時少運動,朋友卻邀約去跑超馬,比賽才跑十八公里,隔天膝蓋就嚴重紅腫,連樓梯都爬不上去。醫師警告,若完全不活動,膝關節會退化,但如過度使用,則會加速軟骨磨損。
年輕人罹病比例增
收治該患者的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朱唯廉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一般是老年病,但近年來不常運動的年輕男女,罹患關節炎比例明顯增加,很多才二十幾歲年輕人,都因膝蓋疼痛跑來就醫。
朱唯廉表示,長期久坐、久站,平時不愛運動的人,膝關節軟骨的骨質密度,會比平時有在運動的人少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朱唯廉說,這是因為關節軟骨需要適當的外在壓力,才能讓軟骨組織中的體液平均流動,順利輸送骨質所需的營養分,組織體液缺乏流動,軟骨就得不到營養,骨質流失更快,且沒在運動的人,膝關節已不好,突然跑超馬,當然更容易爆膝蓋。
朱唯廉指,由於膝關節需要承受人體重量,平均每個人的膝關節一天至少要動兩千到三千次,磨損不可避免,提醒膝蓋如出現疼痛、腫脹或上下樓梯感到不適、蹲下起身不順時,便可能是關節炎警訊。
蹲下不適恐是警訊
久坐、久站的上班族,由於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也是罹患關節炎的高危險群,朱唯廉建議,每周至少要做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的多樣性運動,如游泳、騎單車、慢跑等,避免過度負重,就可預防膝關節退化。
台北市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因豬腳等日常飲食的膠原蛋白分子較大,不易經人體吸收,建議可補充含葡萄糖胺、軟骨素及第二型膠原蛋白的保健食品,延緩關節退化。
膝關節保養注意事項
● 減少不必要的過度負重,避免舉過重物品
● 適當的肌力訓練,每周至少做3次30分鐘以上,如游泳、騎單車、慢跑等多樣性運動
● 減少奔跑、跳、跪等膝蓋負擔較重的活動
● 女性45歲、男性50歲後可開始補充含葡萄糖胺、軟骨素及第二型膠原蛋白的保健食品
資料來源:朱唯廉醫師、程涵宇營養師
原新聞網址:蘋果日報 黃仲丘╱台北報導 出版時間:2017/03/10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310/37577950/
---
參考資料來源:
關健活力,有你珍好
珍股力
http://www.yozai.tw/
03-6583988